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朱珈莹 田茵茵
7月25日至8月10日,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在一楼临展厅举办“叠石成韵·匠心传承”2025年杭州市非遗叠石技艺保护专题展。展览由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协办。
本次展览旨在促进传统技艺的活态传承,展现叠石技艺的当代魅力。展览现场不仅陈列了历代叠石画作、当代艺术家的叠石主题摄影作品,还特别展出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的学生专题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2024年9月,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正式认定为杭州市叠石技艺校园传习点,同时与飞来峰等景区开展深度合作,依托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建了"馆-校-景区"三方联动的培养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添注了创新动能,探索了非遗年轻化发展路径。
展开剩余54%8月1日,展览活动结合潮生活·艺课堂——伢儿课堂,精心安排了非遗体验,现场邀请了叠石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董锦善进行现场教学。
在董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用形态各异的石头堆叠出多组生动有趣的作品,体验了叠石的乐趣。
这块太湖石看似随意叠放,其实每个接触点都经过精密计算。董老师指着一幅古画向孩子们讲解,“就像古人说的‘皱漏瘦透’,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展览是推动社会资源联动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市文化馆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保护活动,让传统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非遗保护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发布于:浙江省富灯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